2023年4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
马克龙表示,双方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的陷阱。他说,中方愿同欧方以今年中国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为契机,全面重启交流对话,稳固中欧友好合作主基调。
这也是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以来第3次访华。△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01经得起考验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4月6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他也成为首位访问广东的在任法国总统。(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4月7日下午,继前一天在北京举行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在广州举行了非正式会晤。习主席说,中欧要共同维护世界稳定和繁荣,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反对脱钩断链。
企业家,是推动互惠合作的中坚力量。中欧要聚焦合作,互利共赢,支持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就经贸合作中的问题深入对话沟通,通过协商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安排。玻利维亚前外长费尔南多·瓦纳库尼指出,美西方不允许别人赢,而是来剥削别人和偷窃别人,而中国提供共赢方案,这对拉美国家非常重要。
洪都拉斯总统府事务部部长鲁道夫·帕斯托尔表示,期待与中国加强在道路、水电、医疗、公立教育等方面合作,更盼望中国以自身经验帮助洪都拉斯解决贫困问题。在国际大家庭中,中国始终坚持国与国之间平等相待。塞拉亚认为,洪中两国建交后,应携手捍卫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国际大家庭中,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利比里亚前总统瑟利夫曾这样对中国医疗队员说:在你穷困潦倒、身处困境、焦头烂额之时,仍能陪伴左右并给予你帮助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从光明行活动,到援建眼科中心,再到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和赴华进修学习,中方对马尔代夫的医疗援助模式正在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以医疗合作模式的升级推动受援国自身医疗能力的提升,以援外机制化建设为当地民众带去更大福祉。陈伟蓉此次带领医疗专家组一行,将在马尔代夫工作半年,除开展日常医疗工作外,还将为中马眼科中心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初步独立开展常规眼科手术。模式——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今年2月,广东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陈伟蓉再次带领中国医疗专家组,奔赴南亚岛国马尔代夫。患者的信任,源自医者的仁心仁术。
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世界上有需要的人们带去中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以仁心仁术温暖人心、护佑健康、守护幸福。第十九批援津巴布韦中国医疗队队员符代炎这样总结援外医疗工作。这是陈伟蓉第四次赴马进行眼科医疗援助。1963年4月6日,由北京、上海等地抽调优秀医生组成的中国医疗队奔赴阿尔及利亚。
皮埃尔·恩森吉尤姆瓦是卢旺达基本戈医院的护士长,同李俊升合作多年。中国始终把卫生健康合作放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1月,中国援建的中马眼科中心在胡鲁马累医院正式启用,迄今,中方医疗专家在这里为1200余名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并实施了近200台眼科手术。中国医疗队的江源和窦鑫两名医生在会诊后,决定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最大限度减少了手术创伤。
面对大量诊疗需求,他们常常超负荷工作。为20多个受援国建立对口医院。(本报记者陈效卫、毕梦瀛对本文亦有贡献)。1978年,拉赫里切慕名找到援阿尔及利亚中国医疗队,中国医生通过针灸帮他恢复了健康。60年来,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一次次行医问诊、救死扶伤中播撒大爱,让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之花绚丽绽放。第九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抵达后不久,新冠疫情便开始暴发。
此前的2016年、2017年、2020年,中国先后派出3批眼科专家到马尔代夫开展光明行活动,为大约1100名患者开展眼科检查,成功实施300多台各类眼科手术。使命——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患者跨越千山万水,到异国他乡,医疗队员们缺席了对父母、爱人、孩子的陪伴,舍小家为大家,只因有患者需要医治。
一代代中国医疗队员薪火相传,接力擦亮中国医疗队这块金字招牌。目前,中国医疗队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
手术是在酷热的简易房子里完成的。在阿尔及利亚穆斯塔法医院,拉赫里切的主治医生唐卫华这样告诉记者。
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目前每万人中仅有1.9名医生。坚守——让信任的种子生根发芽拉赫里切出生于1923年,今年100周岁了。60年来,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员身披白甲、接棒相传,援助的内涵和形式不断丰富,彰显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甘苦、共命运的天下情怀。在毛里塔尼亚、乍得等国建立眼科中心。
首批医疗队到达阿尔及利亚后,中国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好当地人的白内障,实施大型外科手术和疑难重症治疗,用针灸治愈患有幻肢痛的截肢军人……出色的表现赢得信赖。援瓦努阿图医疗队医生王桐生感慨地说。
队长谷守义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离开尼泊尔,一定要给伤员最好的治疗。艰难之时,更显中国医疗队的责任担当。
此后60年,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无论是日常出诊,还是面对新冠疫情、埃博拉疫情等,中国医疗队员们始终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和民众并肩奋战,一同经风雨、见彩虹。
吉布提总理卡米勒表示,中国医疗队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勤勉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尊重和赞誉。卢旺达非常需要医生,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经常得不到及时治疗,我们中国医护人员的知识和技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患者。我们需要像李医生这样的专业医生,我们希望和他一起工作。面对疫情突袭,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就地支援抗疫一年多。
在生活上,由于人员短缺,队员们常常是既做医生、护士,又做老师、设计师、工程师、水电工、司机……愈是条件艰苦,愈能凸显我们坚守的价值。在第二十三批援莫桑比克中国医疗队队长廖邦华看来,过去一年半的工作,为当地医院开展医疗培训项目是亮点。
这位老人曾经是一名水手,长时间的海上生活使他身患严重的类风湿疾病,生活一度难以自理。第八批援尼泊尔中国医疗队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参加救援。
当地医生判断这种情形很难处理,便向驻守在该院的中国医疗队求助。培训将微创技术作为重点,自2021年9月6日开班以来,已进行了7次理论授课、258个学时的腹腔镜模拟实践训练。